基本特征
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对象
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作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①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②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会计③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1]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
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
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
财政制度和
财务制度,保护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1]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1]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
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再
做账),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
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会计2、月末须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办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
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
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当地
税务机关决定。
[2]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笔分录。第一笔分录:将
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笔分录: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
[2] 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
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虽与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
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
[2]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
货币资金,固定资产,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
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
利润表。
[2] 5、剩下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的工作
6、注意问题:
会计a、以上除编制
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均在月末进行。
b、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款等。
[2] 1.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
2.材料物资核算岗位职责一般包括: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5)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材料物资消耗定额;
3.库存商品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4.工资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2)审核发放工资、奖金;
(5)计提应付福利费和
工会经费等费用。
[3]
会计(5)编制收入和利润报表;
7.资金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8.往来结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2)办理往来款项的
结算业务;
会计9.总账报表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l)负责登记总账;
10.稽核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l)审查财务成本计划;
(2)审查各项财务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