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翔控股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来源: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时间:2017-10-30 18:1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要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新时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战略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区域发展全局,相继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三大战略,形成了“四大板块+三大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体系。随着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激发了区域发展内生活力,推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和经济带,增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13—201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2%、8.7%、9.2%和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和最低省份之比从2013年的4.38∶1缩小为4.28∶1。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投资比重提升;东部地区投资增速虽低于中西部地区,但在高技术、新兴产业投资增速领先于全国水平;东北地区虽面临投资低速增长等困难,但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由广东、浙江、江苏与东北三省分别对口合作,创新投融资体制,东北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大战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促成一大批标志性投资项目落地。2014—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贸易总额超3万亿美元,对相关国家投资累计超500亿美元,带动国内相关地区投资的增长。京津冀地区从谋划协同发展到设立雄安新区,正朝着协同发展目标迈进。3年多来,北京市加快“瘦身提质”,天津市推动“强身聚核”,河北省实现“健身增效”,生态、环保、产业转移等重大措施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了东、中、西三大区域合纵连横发展格局,2016年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

  区域增长极有序发展。加大中心城市群建设,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实现了由传统的省域经济向中心城市群转变。加快*********新区发展,2013—2016年相继设立西咸、贵安、西海岸等12个新区,成为推动区域发展新动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35%,比2012年提高4.78个百分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发展差距持续缩小。

  总之,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整体发展思路,形成多层次区域发展战略体系;在推进“四大板块+三大战略”进程中,更加注重贯彻顶层设计、统筹发展理念,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从“四大板块”发展水平看,东部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不足、带动作用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向东部地区集聚。要充分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发挥优势、增强发展合力的需要。沿海地区要发挥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率先发展,带动、辐射中西部地区发展,引领东北地区振兴,这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需要;也是促进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形成各具特色、发展合力的需要。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增强发展整体性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既要东部率先也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既要城市繁荣,也要农村发展,推动城乡协调。要“全面”协调区域发展,把薄弱区域、领域、环节补起来,增强区域发展整体性与后劲,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把握发展规律性的需要。在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中,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发展格局;通过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形成按不同区域功能定位、推进各具特色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短板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尚需增强,个别地区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短板,需通过协调发展去破解、补齐短板。要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短板,在培育后发优势上下功夫,在协调发展中拓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此,要重点把握“三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提升。从“四大板块”看,西部大开发要更加注重强化发展新举措、推进形成发展新格局;东北振兴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推动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部地区要更加注重发挥“承东启西”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新崛起;东部地区要更加强化创新引领、率先实现区域优化新发展。从“三大战略”看,京津冀要结合区域特点、功能定位,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长江经济带以推动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为重点,以生态引领发展、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推进11省市双向开放、协调发展,促进流域发展质量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共同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带。“一带一路”建设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间、流域间协调,鼓励*********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创新城市群发展机制,以“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为重点,以*********中心城市群为核心,建立大城市群分工、合作与竞争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城市群;加强城镇分工协作,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一批区域性城市群。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包括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动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

  增强区域开放发展新动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通过“一带”促进中西部地区成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开放枢纽,为中西部后发地区赶超发展创造条件;通过“一路”推动沿海地区对接海上丝绸之路,以港口、码头建设为重点,构建陆海联动、双向开放新格局,推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融合互动。扩大自贸试验区开放,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目的是“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要在已设立的10个自贸试验区内“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发挥其溢出效应,加快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促进自贸试验区内外互动联动发展,共同分享自贸试验区的“制度红利”。


友情链接
国家认监委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生态环境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商务部 卫生部 农业部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 欧洲认可合作组织 泛美认可合作组织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认证认可信息网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工业电器网 六西格玛管理网 问问我建筑咨询网 重庆股份转让中心(股份交易所)
启翔重庆ISO14001认证
扫一扫
关注网站
启翔重庆ISO9001认证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备案信息:渝ICP备11005295号

X